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肿瘤分会 登录 / 注册
均衡营养,防治慢性病,一个都不能少
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15年09月18日     阅读: 646 次     来源:健康服务适宜技术分会

[主持人]网友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您关注国家卫生计生委主办的《在线访谈》节目。近日,《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发布,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反映出如今大家越来越关注个人健康。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营养与慢性病领域的三位专家,分别是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办公室主任、阜外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陈伟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赵文华,与大家聊聊如何均衡营养与防控慢性病的话题,并解答网友的问题。欢迎三位专家。  [ 2015-07-02 14:27:10.0 ]
[主持人]首先,想问问赵所长。本次报告中我国成年男、女性平均身份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很多网友看到这个数据之后,都会看看是否拖了后腿,这个身高的数据如何理解呢? [ 2015-07-02 14:31:55.0 ]
[赵文华]首先谢谢大家关注国民的身高。那么怎么理解我们这次发布的全国18岁及以上的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是167.1cm和155.8cm这两个数字呢,这两个数字是来自于2010年到2012年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数据,那么这个数据调查对象是来自于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或者是直辖市的150个监测点,监测点是以县和县级市和区为单位的,如果按照分层覆盖了国家34个大城市,41个中小城市,45个普通农村和30个相对贫困的农村,最后覆盖的18岁以上的人群大概是12万人,整个抽样过程是按照随机、分层、多阶段,按照人口比例抽样出来,上面这些分层也考虑了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代表性。应该说我们所得到的这个结果是具有全国代表性。 [ 2015-07-02 14:37:00.0 ]
[赵文华] 在这里面大家关注身高的问题,我们整体上这次身高,成年男性的身高和女性的身高都是城市高于农村,年轻人或者年轻人、中年人高于老年人,身高的均值,还有一个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60岁以上的人群可能均值明显低于其他的年龄组。大家都知道身体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除了营养之外,身体活动或者说是运动、遗传,还有年龄变老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两岁以上和青春期的身高增加是一生中的关键时期,我们通常所说的生命早期营养不良,或者两岁以前的孩子营养不良,不仅会导致他在儿童期生长迟缓,也是他成长以后成年以后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也会增加他成年以后的慢性病的风险高于一般的人群。 [ 2015-07-02 14:38:56.0 ]
[赵文华]如果把身高当成是和营养非常重要的结果或者生长发育指标,我们国家政府还是非常重视营养改善工作,比如这些年来一直在长期推动营养立法工作。第二个一直在加大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营养改善工作的力度,不仅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症,同时关注重点人群的营养不足问题的解决。我们国家其实还以非常创新的方式,比如我们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还有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的试点,这些都是为我们下一代或者是儿童这一代的生长,特别是身高将来的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 2015-07-02 14:39:19.0 ]
[赵文华]还有全面普及膳食和营养知识,这些年针对居民膳食营养知识的不足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不足,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最后是我们国家开展的营养监测,它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食物消费模式,营养状况的变化,还能够发现问题,包括原有问题的解决和新出现的问题。我想大家关注身高是好的事情,我们将来可以从营养可以解决,或者说营养为我们国人的身高增加助力,来开展更多的工作。  [ 2015-07-02 14:39:29.0 ]
[主持人]报告中显示针对目前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 2015-07-02 14:40:11.0 ]
[陈伟伟]这是一个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从我们国家这次监测的报告来看,高血压患病率水平达到25.2%,换句话说,也就是四个成年人中有一个高血压,可能更多的人会关注到高血压的患病情况,以及面对这样一个高血压流行态势,我们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能够更好的防控高血压。这方面的工作,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国家政策层面都开展了大量的工作,首先,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可以控制的,这是非常明确的。关键是什么呢?高血压患者要及时发现自己的患病状态,就是应经常测量血压,尤其是从预防角度来说,甚至是要提高到所有居民都要经常的测量血压,要提早的发现血压上升的态度,比如我们有个正常高值,如果你能够尽早的发展自己血压已经处在正常高值,采取行动,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就能有效的防控。 [ 2015-07-02 14:41:02.0 ]
[陈伟伟]此外,我们国家已经把高血压防治工作纳入了国家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是2009年国家医改推出一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叫做高血患者健康管理规范,说明我们国家高度重视我们国家的高血压防控工作。回顾来说,高血压防治工作在我们国家走得最前,进行了40多年的社区防治工作,最早的起动于1969年在首钢社区,也就是我们首都钢铁公司针对产业工人开展的高血压的综合防控工作,这项工作是卓有成效,通过24年的连续干预和监测,首钢公认的平均血压水平得到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基本上都得到了控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同时24年我们连续监测发现标发的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一倍,这是非常具有成效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被当年的世界卫生组织作为一个首钢模式向全世界推荐,也就是我们国家的高血压社区人群防治工作在国际上起步都比较早。这以后七五、八五、九五、五年计划攻关项目都有这样一些科技项目,甚至开展一些去的社区人群防治工作,以及国家卫计委也开展示范点工作,前几年又启动示范区的工作,都将高血压纳入一个重点工作在社区开展人群防治工作。 [ 2015-07-02 14:41:27.0 ]
[陈伟伟]这些工作首先一点是把关口前移,鼓励国民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手段,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第二个现在也做的挺多的,就是职业人群的健康体检,我们曾经07年在北京社区做过一个调查,大概87%的人有制度性的健康体验,这是非常好的手段,通过体检很多高血压患者就被体检检测了。包括我们现在卫计委在十年前就已经推出来门诊病人的首诊测血压的实施,使高血压防治工作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还有一个国家医改今年特别重视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防治作为推进或者建立一个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诊疗模式,把高血压、糖尿病作为抓手和切入点进行推动,为群众提供一种更加便捷、更加有效和及时,甚至是廉价的一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2015-07-02 14:41:48.0 ]
[陈伟伟]这些工作的开展,使我们国家高血压防治工作,尽管患病率不低,但是高血压防治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这个主要的标志就是我们业界经常称之为三率水平,就是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性和控制率得到了快速提升,基本上每十年的调查都呈倍上升,由于这样的有效防控,实际上我们看到现在由高血压引起或者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尤其是死亡出现明显的遏制。上升的势头遏制住了,甚至是下降,标化死亡率肯定下降,这标志着高血压防控肯定是有效的,从国家政策层面和国家行动方面都开展工作。我们相信继续推进这项工作,高血压尽管患病人数增加,但是高血压的危害,导致的并发症的死亡是能够得到有效的遏制。  [ 2015-07-02 14:41:58.0 ]
[陈万青]最近全社会对癌症问题比较关注,首先癌症的数据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目前我们在开展全国肿瘤登记工作,而这个肿瘤登记工作,就是为了动态的监测癌症的发病、死亡和生存的状态,一个是告诉老百姓癌症负担怎么样,另外一个为我们国家制定癌症防控策略提供一个基础数据。目前我们在做全人群的肿瘤登记,叫全人群的肿瘤监测。现在全国是308个肿瘤登记点,覆盖的人群超过三个亿,现在已经说是全球最大的人群监测国家。 [ 2015-07-02 14:56:51.0 ]
[陈万青]我们在选取监测点的时候也考虑到因素,比如说要有一定的人群规模,要有省或者地区的代表性,因此这个数据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我们前段时间也做过代表性的分析,因此我们历史上做过三次全国以癌症为重点的死因调查,当时有全国的全死因的数据,横断面的死因数据,我们肿瘤登记点的数据做过这种分析,它的代表性还是很好的,而且近年来我们在不断的增加登记点的覆盖面,所以现在随着覆盖面的增加,这个代表性会越来越好。 [ 2015-07-02 14:57:22.0 ]
[主持人]我们这个访谈提前做了预告,也征集了很多网友的问题,下面看看网友们都有那些困惑,首先一位网友说在生活中我们现在可以感觉到身边的小胖子、大胖子越来越多,超重肥胖对我国居民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呢? [ 2015-07-02 14:57:56.0 ]
[赵文华]超重肥胖或者说肥胖不仅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同时它也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和癌症等众多慢性疾病一种重要的危险因素。 [ 2015-07-02 14:58:24.0 ]
[主持人]既然超重肥胖影响到我们身体引发很多其他的疾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或者说在吃的方面和生活方面预防控制自己的体重? [ 2015-07-02 14:58:41.0 ]
[赵文华]这次发布的数据,大家也看出来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超重肥胖的患病率或者发生率和十年前相比都是快速上升,应该说目前超重肥胖所带来的公共卫生,或者说对公共健康的挑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行动。那么在这里面,2007年国家卫生部疾控局和中国疾控中心和全国爱卫办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目前这项行动应该说覆盖了全国70%以上的县区,那么我们应该在将来要把这项行动融入到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政策里面,也就是创造更好的支持环境,让人们愿意,也让人们能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 2015-07-02 14:59:10.0 ]
[赵文华]那么从个人的层面,应该坚持吃动平衡,关键在个人水平中体重的增加还是一个能量的摄入和能量支出不平衡造成的,要坚持吃动平衡,还有一个就是特别强调加强锻炼,提高整体的身体活动水平。就儿童的肥胖预防与控制,应该从家庭或者说家长,还有幼儿园和学校都应该重视儿童肥胖的早期预防,因为在儿童期的肥胖很大程度会延伸到成年期,也就是说不可逆转的。 [ 2015-07-02 14:59:33.0 ]
[赵文华]最后我想说,我们国家现在肥胖的防控还处在机遇期,就营养方面应该继续鼓励或者说宣传都要坚持我国特色的平衡膳食,来实现人人都保持健康体重。结合目前的主要膳食,人们应该适当的减少猪肉和膳食脂肪的摄入量,鼓励人们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吃精白面,并增加谷类食物、豆类食物和薯类食物的摄入量,限制添加到食物里面的这些糖的摄入量,与此同时应该大力提倡积极的活动来实现能量平衡,这才是预防超重肥胖和由超重肥胖引发的慢性病的最关键的措施。   [ 2015-07-02 14:59:45.0 ]
[主持人]刚才赵主任也提到肥胖是引发癌症的一个因素,在生活中癌症的一些高危或者影响因素还有哪些,我们到底能不能预防癌症,有什么措施可以预防?  [ 2015-07-02 15:01:00.0 ]
[陈万青]癌症应该说是可以预防的,大多数人觉得癌症是不可预防的。癌症的病因研究历史上已经有差不多一百多年了,但实际上癌症确切的病因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癌症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说一个单纯的因素就可以致癌。在这里面,遗传的因素占了10%,其他的90%还是由于外部环境引起的,所以总的来讲癌症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疾病。 [ 2015-07-02 15:01:31.0 ]
[陈万青]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专家共识,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得到治愈的,另外三分之一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我们国家这个数据更令人鼓舞一些,更振奋一些,我们最近一项研究,我们国家可预防的,就是病因明确的疾病大概占了60%,这里头包括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癌,人乳头状病毒跟宫颈癌的等等,这些因素占了30%,另外跟吸烟相关的癌症大概22%,另外是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如果做到控制感染,戒严限酒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一多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对于我们国家的预防来讲,应该说是一件好事,值得鼓舞的一个数据。 [ 2015-07-02 15:01:55.0 ]
[陈万青]慢性的非传染病疾病很多病因都是共同的,像刚才赵主任说的,像一些肥胖或者吸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等,它跟很多慢病都是相关的,不仅仅是心血管,还有肿瘤、糖尿病等等。所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的环境,我相信对慢性病,包括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 2015-07-02 15:02:05.0 ]
[主持人]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科学证据报告中不再提对膳食胆固醇进行限制,那这个是否说明胆固醇对我们的心脑血管健康不再重要了呢?   [ 2015-07-02 15:02:42.0 ]
[陈伟伟]这个话题挺有意思,2015年美国出具这么一个科学数据报告,也是一个膳食指南,不再提出对居民膳食进行定量控制的概念,后面一句话就不对了,就是说心脑血管病防治,胆固醇的控制是不是不再重要呢?我想回答恰恰相反,如果对一个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控制胆固醇是至关重要,这是反复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的。这里面有两个概念我想澄清一下,一个美国为什么取消了这么一个胆固醇限制,实际上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说对人群来说,你控制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这么一个发病没有显著的关系。 [ 2015-07-02 15:05:09.0 ]
[陈伟伟]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是什么呢?就是说一个人体,他的胆固醇水平并不取决于你摄入的胆固醇量,更重要的是自身体内通过肝脏合成胆固醇的这么一个酶,或者这么一个合成水平。因为一般来说,人体三分之二或者接近百分之七八十的胆固醇是来自于自身合成的,并不是通过膳食摄入的,这是个重要背景。 [ 2015-07-02 15:05:32.0 ]
[陈伟伟]但是另一个角度,一旦发现这个人已经是高胆固醇血症,那是另外一回事。高胆固醇血症一定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没有血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所以我觉得尽管在美国膳食指南,包括中国的指南里面也取消了这么一个摄入标准,取消过去300毫克作为摄入量限制的,但这是针对人群来说,那么对心脑血管病防治来说那是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国家心脑血管中心为什么在前年年底提出一个告诉国家血脂异常防治行动计划,核心环节就是通过血脂,控制胆固醇水平有效的防控心脑血管疾病,而不是相反,不需要控制。   [ 2015-07-02 15:05:53.0 ]
[赵文华]尽管取消了膳食胆固醇300毫克的限制,但是膳食脂肪占能量比例的10%这个指标不但没有取消,还比原来严格了。为什么?膳食里面的脂肪只有5%是胆固醇,更多的应该关注脂肪对健康的危害,所以我们不能说取消胆固醇,脂肪就可以随便吃,膳食胆固醇就可以随便吃,对所有人从预防的角度这一点都是非常重要的。 [ 2015-07-02 15:06:24.0 ]
[陈伟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强调从生活角度切入这是非常准确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在于预防,我们必须要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来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能够鼓励国民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最主要的一个防治策略。 [ 2015-07-02 15:09:33.0 ]
[陈伟伟]前面赵教授也提到了,在居民中,行为危险因素是比较普遍的,比如不健康的膳食,缺乏运动,还有吸烟、饮酒等等,都是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防治心脑血管一定要从生活方式入手。特别是我们想强调社会发展到今天,除了个人要采纳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整个社会,包括我们政府,要创建一种有利于健康的一个支持性环境,这也至关重要,健康生活方式由于现在的信息网络发展,很多人获得这个支持的途径是很多的,并不是他不知晓,但是从知道这个知识到形成这个信念,以及采取这个健康的行动,这个转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恐怕还得有一个支持性环境,比如我知道运动重要,但是你得有让人能有开展运动的场所,所以这些支持性环境,我们特别强调要整个社会共同行动。 [ 2015-07-02 15:09:57.0 ]
[陈伟伟]另外对于一个个人来说,我们特别强调心脑血管疾病它是一个慢性病,我们现在谈的很多危害国民健康的病都是慢性病,它的过程很漫长,所以说不能像传统看一些疾病一样,依赖医生,依赖医护人员是不够的,一定要自身行动,自我管理。要采取维护自我健康的这么一个自我管理的行动,而这个行动当中,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呼吁整个社会也开发一些支持性工具,一些小的适宜的工具帮助国民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计步器,我们鼓励日行一万步,但是老百姓有一个简简单单的计步器,来观察自己每天计步数量会带来很多帮助。   [ 2015-07-02 15:10:19.0 ]
[陈伟伟]现在我们国民手机的应用率很普遍,手机现在多可以下载一个软件,你就可以在对你的运动进行自动的管理,包括我都用了一个非常好的APP软件,非常准确。另外超重的人,要测量体重,我鼓励你在家里备一个简单的体重秤,尤其是早晨起床的时候,量一量体重,一定会告诉你前一天发生什么故事,体重增加了,你就会发现前一天我吃多了,或者运动减少了,有这样一个简单的工具会有利于提升你或者帮助你实现这个控制体重的目标,所以计步器、体重秤,包括很多穿戴技术,血压、血脂都可以实现远程测量,有利于你开展自我管理。  [ 2015-07-02 15:10:38.0 ]
[陈伟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在医疗领域来说提高救治水平也很重要,这方面进步很快,近一二十年由于经济发展,医疗水平得到很好的提升,包括急救的能力,住院门诊的诊断治疗都得到提升,患病增加了,但是生存同样提高了,患病人数增加是一个现象,但是救治能力提升以后,使居民的寿命延长。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从生活方式入手,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这些行为危险因素的暴露,就能够有效避免一些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果这些因素不发生,你也就没有心脑血管疾病,这是一个生物链,这个链条很多结点都可以断裂,但最源头的还是健康生活方式,我希望所有国民都行动起来,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2015-07-02 15:11:03.0 ]
[主持人]网友看到这个报告超重肥胖增长幅度都要高于发达国家,怎么解决儿童的肥胖问题?  [ 2015-07-02 15:11:36.0 ]
[赵文华]首先是超重和肥胖增加幅度高于发达国家,我觉得我们还可以理解成是上升的速度,如果和2002年相比,我们现在人群的肥胖上升速度是比较快,我们在过去十年不管是成年人,在过去超重和肥胖处于快速上升,但就像我刚才说的还是处于机遇期,儿童的超重肥胖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但这个问题尽早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个全社会包括家人,包括幼儿园,包括学校,包括我们政府各个相关部门的,以及包括社会所有的机构。 [ 2015-07-02 15:12:09.0 ]
[赵文华]关注儿童肥胖,第一点一定要从小抓起,每个孩子如果都有一个健康的出生体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这些年孩子出生体重过高也是一个问题,出生体重过高就会对他将来成长期的体重有影响。另外要预防儿童的肥胖,刚刚我也说过了,母乳营养也是一条重要的措施。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行为,比如孩子从小坚持吃多样化的食物,不偏食,控制膳食中不利于健康的这些因素,这个让他不光是肥胖的预防,对于一生的健康,对于慢性病的预防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 2015-07-02 15:12:41.0 ]
[赵文华]第二是社会层面应该创造更好的环境,让孩子们有利于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最后还有一点,吃动是一个平衡,我们体重的增加,如果除外遗传或者其他因素,一定是一个人摄入的能量超过了支出的能力才会出现体重的变化,所以在这里面孩子的运动,孩子积极快乐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我们不管是家长,学校、幼儿园,整个社会都应该为孩子有一个安全的运动环境,好的运动环境,积极的快乐的生活方式创造更好的支持条件,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 2015-07-02 15:12:58.0 ]
[主持人]刚才各位专家都提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网友油麻菜籽问,那如何在全国推广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方式,有没有什么有效的推广方式?   [ 2015-07-02 15:13:19.0 ]
[赵文华]我觉得国家在过去这些年对于人们的健康越来越关注,在全国如何推广更好的健康方式,第一,国家在07年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这个行动是非常好的让个人、社区和社会各个方面都能够参与,那么最终的落脚点是让每个人都能有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这个平台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另外还有一个,人们怎么采取更好的生活方式,不光是学习这些知识,还要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少吃一两口,多动十几分钟,蔬菜坚持吃到七八两,以粮谷食物为主,坚持每天30分钟,或者一个星期加起来能达到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者75分钟的大强度,那么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健康,也是比较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 2015-07-02 15:14:37.0 ]
[主持人]不仅是要国家政府来推广,还要每个人都有观念的养成。 [ 2015-07-02 15:15:25.0 ]
[赵文华]对,观念和行为的养成,另外还有一点长期的坚持。我们在超重肥胖的问题上,一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光是有政策和环境,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的行动,每个人的长期行动,每个人的一生坚持才是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关键。 [ 2015-07-02 15:15:41.0 ]
[主持人]网友残盛的幸福问,国家如何进一步完善慢性病的监测网络? [ 2015-07-02 15:16:38.0 ]
[赵文华]国家已经在非常重视慢病,包括营养,其实在慢病里面包括心血管疾病,包括癌症,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那么这几大影响中国人健康的慢性疾病都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监测体系,比如现在有覆盖全国605个监测点的死亡监测系统,还有覆盖全国308个监测点的癌症登记系统。从13年开始,特别是14年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把原来的营养与健康监测和慢性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非常好的整合成中国居民的慢性病营养监测体系。这个监测体系得到不断完善以后,特别是国家在财力上也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的方式,对这个监测体系给予了非常大的经费支持。目前正在开展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和营养状况监测,这个监测体系的建成和不断完善,会实时、不断的反映我们国家营养、健康、慢性病的变化趋势、现状,原有问题的解决状况或者新出现的问题提供更有利的科学数据支持。 [ 2015-07-02 15:20:32.0 ]
[陈万青]基础数据、疾病的监测对于慢病的防控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我想对于监测的重视和投入的不断加大,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对于慢病防控重视的一个体现。刚才赵主任讲了,死因检测,慢病监测,以及肿瘤登记方面投入不断加大,也在最近几年有很大的成效。肿瘤登记点从21世纪的初才覆盖几千万人,现在已经三个多亿,而且数据质量得到加强,也得到公民社会的认可,我想数据不断的积累是一笔财富,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2015-07-02 15:21:03.0 ]
[陈伟伟]除了国家建立这么一个完善的监测体系之外,所有的防治工作都要充分利用一些疾病筛查的机会,比如首诊测血压,建立居民的健康档案,把日常的工作结合起来,监测你身边的居民这些慢性危险因素的暴露状态,还有一些健康体检,我刚才说了,实际上现在在城市居民里面参与日常性的或者制度性的健康体验已经非常普遍,这也是非常有利的一些监测手段,这都是有利于居民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可以监测的机会,及早发现暴露风险。前两天一个记者问到一个问题,健康体检老是对一些病查出来,我反对这样的观点,这是对健康体检认识的误区。健康体检主要的问题是发现健康风险的暴露,并不是诊断和治疗疾病,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健康体检的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 [ 2015-07-02 15:21:34.0 ]
[赵文华]个人应该很好的利用这些体检结果,发现自己健康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控制危险因素,那才是健康或者慢性病预防的最重要的因素。 [ 2015-07-02 15:22:09.0 ]
[陈伟伟]这是根本,国家是要建立这么一个监测体系,但是整个社会,整个民众,因为健康体检每年都是几百万、上千万人的去参与,还有日常的机会性的筛查,这是更大的监测功能。 [ 2015-07-02 15:22:51.0 ]
[主持人]网友花花问一个具体的问题,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吃早餐的重要性,什么样的早餐是一顿特别优质的早餐?  [ 2015-07-02 15:27:08.0 ]
[赵文华]现在人们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如果从我们膳食指导或者营养学的指导,我们都知道传统或者说各个国家的人们都是一天吃三顿饭,过去我们确实有一种现象,或者说很多人不吃早餐,因为忙啊,因为来不及,因为早上起不来,当然可能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我们因为食物不充足,大家不吃早餐,或者吃不上早餐。现在我们有意识吃早餐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怎么吃好早餐呢?我想从两个方面。第一个从科学分配三餐的比例,我们在膳食指导上有个“三四三”,希望人们早餐吃够一天能量的30%,那个四就是午餐吃到40%,晚餐再吃到30%,这是第一个吃到一天总量的三分之一。 [ 2015-07-02 15:29:17.0 ]
[赵文华]第二个,早餐我们该吃什么?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第一个根据个人的习惯或者说条件,如果早餐能吃上在家里自己做的早餐没问题,或者生活节奏快了,我们买也没问题,但是整体上早餐能够保障有谷物,有肉类,和动物性的奶、单类食品,也可以吃水果。我们国家好多南方早上开始吃水果,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早餐的种类尽可能丰富,因为它是保证经过了十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睡眠以后,对一天的膳食补充,是积极快乐健康生活的一天开始,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   [ 2015-07-02 15:29:31.0 ]
[主持人]网友格式化黑白问,我觉得确诊慢性病患者有三亿人,这个人数众多,未来十年可能都会成快速增长的事态,现在我们国家可以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哪些服务?  [ 2015-07-02 15:34:52.0 ]
[陈伟伟]慢性病主要是指对国民健康危害比较大的主要慢性病,一个是心脑血管疾病,一个是恶性肿瘤,还有一个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疾病,还有一个糖尿病,这是我们目前主抓的。从这几个疾病来看,患病人数增加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老龄化,这些慢性病严格讲我们医学上叫做退役性病,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疾病确实是增加。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病人的增加,在于我们做慢性病防治工作,像心脑血管疾病就是这样,一个是避免因为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这是最重要的目标。第二个最根本的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或者推迟慢性病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我们努力做的工作。关键是年轻人要监测自己健康风险的暴露,避免慢性病的发生,年纪大一点的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控制或者减少这些慢性病导致的事件也好,死亡也好的发生,减少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   [ 2015-07-02 15:35:11.0 ]
[陈伟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把高血压和糖尿病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一种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这是很了不起的工作。我可以告诉大家2009年开始到去年底,已经有8500万的高血压患者纳入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了规范化的管理,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可以说是世界上还没人做得到的,这么大的数字,尤其这几年来医改不断的加大了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这种管理成效会逐渐显现出来。心脑血管病已经很欣喜的看到脑卒中导致的死亡出现上升趋势的明确遏制,我们是看到这种成效。 [ 2015-07-02 15:35:48.0 ]
[陈伟伟]为了减少国民的死亡,主要防控的策略是控制高血压,减少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我作为心脑血管病的专家,我想提醒大家除了有效防控高血压以外,现在对血脂异常也要逐渐的重视起来,尽管我们的血脂异常导致的冠心病的死亡比例还是低的,但是上升势头是明显的。除了血压以外,血脂同样要重视起来,要有效的监测高胆固醇,有效的控制胆固醇,避免缺血性心脑血管,或者冠心病的发生。   [ 2015-07-02 15:35:59.0 ]
[赵文华]政府这些年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服务,但是总体而言,面对或者应对慢性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健康影响,还是应该通过个人、家庭、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比如个人层次的控制危险因素,坚持改变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家庭对于慢性病患者,像我们在自我管理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家庭成员的支持,社区的支持,解决健康问题政府是主导,但一定是全社会共同努力。  [ 2015-07-02 15:36:14.0 ]
[陈万青]慢病确实是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巨大,刚才陈主任讲了老龄化,老龄化是我们国家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老龄化和期望寿命的增加,这都是使慢病患病率升高,这是必然的。解决这个问题单靠政府,确实是很难的一个事。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一个是尽量不得病,得病早期发现,有效的控制。 [ 2015-07-02 15:39:54.0 ]
[主持人]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是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需要全社会和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到健康行动中来,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素养。感谢三位专家接受我们今天的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今天的在线访谈就到这里,再见。 [ 2015-07-02 15:40:07.0 ]